在還沒開始上班前,一個拍照case的關系,讓我機會來南部走走,
結束前一天工作,和朋友約在恆春要去墾丁周圍走走,
而朋友還沒到之前,用了一些時間在恆春鎮上用徒步的方式來逛逛這城鎮,
在南城門附近停下車來,用走路的方式來逛逛,
南部的天氣異常的好,天空永遠都是那麼的綻藍,
因為南城門關系,南門路就建成圓環的樣子,保留了城門的原貌,
但卻也切斷了城牆和城門的連接,
走去恆春的老街中山路,
不過老街重建好像就失去了一種味道,
國家一直在重整舊的事物,但在重建之中似手忘了考慮到如何保留他原來的精神或是味道,
彎進一條小路(應該是光復路),
發現了一棟傳統建築,被我吸引的是他的花草門口,
而建築外牆的質感也讓我覺的這建築特殊原因之一
路過恆春基督長老教會,
因為是星期天,好多人聚集在這裡禮拜,
在延著光復路走向光明路上,遠遠的就看到一群在一棟建築物拍照留念,
原來是電影海角七號的取景地,
電影紅了這裡也成了觀光景點了...
因為某事件紅了而週邊的事物也連帶火紅,人似乎很難不去注意跟流行。
延著光明路走向和福德路和曉南路口的轉角上,看到了一個廟宇,
這是恆春天后宮,
這廟宇也不特別,也不算是歷史幽久,
一般人很難會去注意到他有趣特別之處,
其實是他廟前這兩坐石獅子,
這兩坐石獅子可是正港的日本血統,而正確的名稱是叫「神社狛犬」又稱貘犬,
在台灣各地在先前日據時代有建設神社的遺址還有保留者,
而在日據時代這兩座本是守護著神社,現在是守護著神廟,可算的上是奇特,
就連有些當地人都不知道有這一段歷史,
走在福德路接恆西路上,看見一棟色彩鮮艷的房子,
叫著五號美術館,不過卻是間名宿,
在恆春滿多這類帶有異國風情的建築物,不過似乎到了有點泛濫的地步了,
往回走由福德路延著曉南路走,可看到恆春神社的遺址,
可看到神社的鳥居已被拆除的痕跡,
石碑上的日文文字也被破壞擦除了~
站在神社舊址上方看恆春鎮
走出曉南路延中山路向北走可到西城門,
站在西門上面由不同的角度來看恆春的老街
西門城目前是在恆春鎮中山路的路徑上,
電影海角七號巴士過不了的城門就是在這裡拍攝的,
平時這邊車來人往的這城門就像是恆春人生活的一部份,
感受不到城門帶給他們有什麼不便,
延著西城門向東北方走,
城牆被中正路切成兩半,過了中正路後的城牆是目前恆春保存連續長度最長的城牆面,
城牆一直連續到北門再連續到東門因為東門路才中斷。
延者北門路城牆邊的路走,
都可發現恆春的建築都有一些有趣的地方,
或是恆春人很認真的經營生活樂趣,
這是路上發現有趣的衝浪塗ㄚ,
這天來到南部一路上開車,都可發現路上有蝴蝶在車水馬龍的路上飛,
這黑黑的身影是「玉帶鳯蝶」,可能剛好這幾天是玉帶鳯蝶的成長期,
今天我走在路上就看到了不少隻在路上飛,
連續的城牆在東門路就被切斷了,
恆春舊城門範圍資訊
有興趣的人,可試試用走路或是騎單車來慢遊恆春,體驗這古城